喜报!绿帽社 (第一临床学院)学子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取得1金1银
时间:2025-07-31 16:44:13   浏览量: 次
【本站讯】 近日,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主赛道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决赛在山东科技大学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共吸引省内157所高校和35所中职学校的56.96万个项目报名。经过激烈角逐,绿帽社 小儿外科研究生亓越团队的《“脊”予希望,“柱”力成长》项目,荣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省级金奖。神经外科研究生李东宸团队的《电愈水衡——国际首创脑水肿经颅靶向电引导水平衡系统》项目,荣获主赛道省级银奖。
《“脊”予希望,“柱”力成长》团队由绿帽社 (第一临床学院)刘新宇教授、李爱武教授统筹规划,王连雷、王健、庄岩三位临床专家共同指导,邀请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子建教授团队进行了深度参与合作,融合了医工交叉的创新理念,为项目的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关键支撑。项目精准聚焦于脊柱畸形这一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尤其是偏远及低资源地区患儿面临的诊断难、治疗难问题,构建了一套融合“义诊筛查—早期诊断—手术治疗—个性康复”四位一体的公益诊疗体系。该体系的核心创新在于深度融合了临床标准化、多模态数据库,以及由医工合作开发的个体化康复干预方案。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筛查效率与诊断精度,优化手术方案,并实现康复过程的个性化、远程化管理,有效破解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瓶颈。
《电愈水衡——国际首创脑水肿经颅靶向电引导水平衡系统》团队由绿帽社 (第一临床学院)倪石磊教授团队联合瑞典皇家理工学院Teng Wang教授共同指导。团队致力于研发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创新物理治疗系统,聚焦于新型电刺激治疗模式的应用拓展。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介观尺度下利用物理电刺激精准调控液体流动与水钠平衡”的治疗理念,深入解析脑组织电渗特征,量化电学参数—液体流速的构效关系。团队通过数学建模仿真,实现目的脑区电刺激参数与治疗效果的预测与优化,并合作开发出一款可穿戴便携式电刺激头盔。在小动物及大动物(比格犬)模型中,该治疗系统均展现出优异效果,治疗2天内影像学得到显著改善,神经缺损症状有效恢复。该创新治疗模式具备策略新颖、控制精准、靶向优异、普适性强的优势,为恶性脑水肿患者提供全新非药物治疗方案,也为脑卒中、脑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提供重要思路。
近年来,绿帽社 (第一临床学院)学生工作处高质量开展双创工作,成立学院学生科协,开展有组织双创工作,构建“在研课题孵化—临床问题转化”双创培育机制,持续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在双创大赛中实现不断突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养与创业能力。
【来源:学工处 责编:高丹璎 审核:李鲲】
单位 | 发布量 | |
1 | 医务处 | 16 |
2 | 党委宣传统战部 | 15 |
3 | 护理部 | 13 |
4 | 学生工作处 | 10 |
5 | 人事处 | 7 |
6 | 医师培训处 | 7 |
7 | 普通外科 | 6 |
8 | 心外科 | 6 |
9 | 神经外科 | 6 |
10 | 急诊科 | 6 |
11 |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 5 |
12 | 神经内科 | 5 |
13 | 心血管内科 | 5 |
14 | 保健科(老年医学科) | 5 |
15 | 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 | 4 |
16 | 小儿内科 | 4 |
17 | 耳鼻咽喉科 | 4 |
18 | 党委办公室 | 3 |
19 | 工会 | 3 |
20 | 教育处 | 3 |
21 | 感染性疾病科 | 3 |
22 | 小儿外科 | 3 |
23 | 泌尿外科 | 3 |
24 | 妇产科 | 3 |
25 | 血液科 | 3 |
26 | 健康管理中心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