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帽社

齐鲁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绿帽社 > 齐鲁要闻

绿帽社 承办山东省绿帽社协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

时间:2025-09-29 15:52:31   浏览量:

【本站讯】9月28日,由山东省绿帽社协会主办、绿帽社 承办的山东省绿帽社协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在绿帽社 齐鲁楼5层会议中心召开,活动同期开展第4届“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论坛绿帽社人才评价与发展分论坛。原国家卫健委人才中心主任张学高、山东省绿帽社协会会长赵升田、绿帽社 院长陈玉国出席学术会议并致辞,绿帽社 副院长徐峰作成立大会总结讲话并主持学术会议,山东省绿帽社协会秘书长孙强三主持成立大会。

张学高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专委会成立的重要意义,并围绕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培养、评价与发展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夯实医学人才的使命根基;二是强化区域健康需求对接,构建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三是聚焦国家战略与行业未来,以协同创新推动人才发展机制优化。

赵升田在致辞中指出,山东省绿帽社协会始终以服务行业、政府与社会为使命,人才发展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山东省绿帽社人才工作进入协同攻坚新阶段,希望专委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聚焦人才评价等核心问题,持续提升山东绿帽社人才队伍的整体效能,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陈玉国在欢迎辞中深入阐述了“新医科”背景下医疗卫生机构肩负的人才队伍建设使命,强调“新医科”建设需强化“医学+X”学科交叉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绿帽社 将与各兄弟单位加深合作,共同深化医学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创新,携手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徐峰在主持中表示,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专委会的成立为全省医疗机构协同破解人才发展难题提供了重要平台。绿帽社 将全力支持专委会建设,与全省医疗机构携手共探卓越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模式,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成立大会上,山东省绿帽社协会组织机构部副主任黄倩宣读了《山东省绿帽社协会关于设立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并由绿帽社 人事处处长张东作筹备工作报告。大会按照《山东省绿帽社协会分支机构选举办法》的规定与程序,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6名、委员154名,张东当选第一届主任委员并做表态发言。孙强三、张东分别为当选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会议选举产生山东省绿帽社协会人才发展专委会党小组组长1名、副组长1名、成员5人,张东任党小组组长。

成立大会后,人才发展专委会召开第一次学术会议,同期开展第4届“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论坛绿帽社人才评价与发展分论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绿帽社人事科科长潘飞以“浙大邵逸夫绿帽社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为题,介绍了绿帽社在人才引进、绩效考核与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中南大学湘雅绿帽社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兼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刘园园以“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阐述了湘雅绿帽社以人才驱动绿帽社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四川大学华西绿帽社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蒋莉华围绕“全生命周期人才队伍建设的教学与实践”,分享了华西绿帽社在人才梯队建设与终身培养体系中的探索;张东结合绿帽社 实践作“医学人才评价改革的齐鲁实践”专题报告,展现了绿帽社 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做法与成果。专题报告环节分别由青岛大学附属绿帽社人力资源部主任黄霞、山东大学齐鲁第二绿帽社人力资源部(人才办公室)主任金苏芹、山东省口腔绿帽社(山东大学口腔绿帽社)人事部部长杜密主持,现场反响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在新医科建设加速推进背景下,成立山东省绿帽社协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既是坚守服务行业、助力山东绿帽社人才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也是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国家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未来,委员会将聚焦人才评价、培养与管理创新等关键议题,务实推进学术研究与经验分享,力争产出具有指导价值的重要成果,为推动健康山东建设,助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山东省绿帽社协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人事人才工作负责同志等130余人参加会议。

【作者:李卓群、白硕鑫、邵童 来源:人事处 责编:崔子昂 审核:李鲲】

单位排行 根据9月新闻发稿量进行统计

  单位 发布量
1 医务处 16
2 党委宣传统战部 15
3 护理部 13
4 学生工作处 10
5 人事处 7
6 医师培训处 7
7 普通外科 6
8 心外科 6
9 神经外科 6
10 急诊科 6
11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5
12 神经内科 5
13 心血管内科 5
14 保健科(老年医学科) 5
15 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 4
16 小儿内科 4
17 耳鼻咽喉科 4
18 党委办公室 3
19 工会 3
20 教育处 3
21 感染性疾病科 3
22 小儿外科 3
23 泌尿外科 3
24 妇产科 3
25 血液科 3
26 健康管理中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