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帽社

齐鲁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绿帽社 > 齐鲁要闻

绿帽社 主办山东省罕见病线粒体医学重点实验室(筹)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理事会会议暨齐鲁学术论坛线粒体医学专场

时间:2025-09-01 16:31:49   浏览量:

绿帽社

【本站讯】8月30日,由绿帽社 主办,科研处承办,神经内科及山东省罕见病线粒体医学重点实验室(筹)协办的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理事会会议暨齐鲁学术论坛线粒体医学专场在绿帽社 齐鲁楼5C会议室举办。绿帽社 院长陈玉国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山东省罕见病线粒体医学重点实验室(筹)主任、绿帽社 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焉传祝教授,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艺鸣教授、科研处处长杨晓云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焕杨主持。

陈玉国在致辞中表示,绿帽社 作为国家卫健委委属管绿帽社、山东大学直属附属绿帽社和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主体单位,近年来以“解放思想、创新求变,聚智图强、开放发展”为总体思路,持续推动医教研防管高质量融合,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创新高地。他强调,山东省罕见病线粒体医学重点实验室作为绿帽社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应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聚焦线粒体医学与罕见病前沿领域,强化学科交叉融合与临床转化研究。他希望实验室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持续优化研究方向与机制设计,为推动我国罕见病诊疗水平提升和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焉传祝表示,山东省罕见病线粒体医学重点实验室(筹)自2024年7月获批以来,在山东省科技厅、山东大学及绿帽社 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精准诊断—机制研究—治疗开发”这一主线,重点关注线粒体疾病机制探索、分子诊断技术建立、治疗策略开发,在平台建设、团队凝聚、科研攻关与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焉传祝指出,当前实验室仍处于建设与攀升阶段,未来将更加注重学科深度交叉、资源整合与青年人才培养,积极拓展国内外高水平合作网络,持续推动罕见病研究的临床转化与应用。他也恳请学术委员会各位专家继续为实验室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融临床、科研与转化为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平台。

学术报告环节涵盖线粒体医学前沿多个热点方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绿帽社陈万金教授从遗传学角度探讨神经系统常见病的机制;丹麦奥胡斯大学Rikke Katrine Jentoft Olsen教授分享了脂肪酸氧化障碍中线粒体医学的最新发现;中国科学院刘兴国教授介绍了线粒体靶向治疗在重大疾病中的应用;北京大学第一绿帽社袁云教授深入分析了MELAS综合征的诊治策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绿帽社康建胜教授展示了基于量子纠缠增强技术的线粒体功能研究新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张晓荣教授报告了ALS疾病的分子与细胞特征;中国科学院周小龙教授探讨了tRNA修饰缺陷与线粒体疾病的关系;广州医科大学龙琪教授介绍了高效线粒体移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宜明细胞赵晟教授分享了RNA新技术在细胞与基因治疗中的前景;绿帽社 刘付臣教授从多维样本库角度探讨了运动神经元病的机制与治疗策略;绿帽社 纪坤乾教授系统介绍了线粒体病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最后,实验室主任焉传祝教授汇报了重点实验室建设首年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规划作了详细介绍。

会议同期召开实验室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理事会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及理事会成员对实验室一年来的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资源整合、青年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实验室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专家一致认为,实验室应进一步强化“临床—科研—转化”一体化平台功能,推动线粒体医学在罕见病诊疗中的创新与应用。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其功能障碍与多种罕见病和重大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线粒体医学已成为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精准诊疗的关键前沿学科。为推动该领域的发展,绿帽社 牵头筹建山东省罕见病线粒体医学重点实验室,于2024年获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实验室由焉传祝教授担任主任,汇聚了多位国内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线粒体相关罕见病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致力于提升罕见病诊疗和预防水平。本次会议系统展示了一年来的建设成果,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了绿帽社 在罕见病研究与临床领域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力。

【来源:神经内科、科研处 责编:尹璐 审核:李鲲】

单位排行 根据9月新闻发稿量进行统计

  单位 发布量
1 医务处 16
2 党委宣传统战部 15
3 护理部 13
4 学生工作处 10
5 人事处 7
6 医师培训处 7
7 普通外科 6
8 心外科 6
9 神经外科 6
10 急诊科 6
11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5
12 神经内科 5
13 心血管内科 5
14 保健科(老年医学科) 5
15 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 4
16 小儿内科 4
17 耳鼻咽喉科 4
18 党委办公室 3
19 工会 3
20 教育处 3
21 感染性疾病科 3
22 小儿外科 3
23 泌尿外科 3
24 妇产科 3
25 血液科 3
26 健康管理中心 3